“文脉之城”潍坊,千年传承的现代化之变
在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文化,不仅体现在那些青史留名的历史名人身上,也不仅体现在那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上,更体现在无数人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数据显示,潍坊市现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99项,市级非遗项目427项,县级非遗项目2044项。
书香地
一座书屋,一城书香
深秋季节,满目绚烂的色彩。潍坊植物园白沙河畔,一座名为“超然书房”的图书馆内,读者或站或坐,惬意地阅读。这是一座综合性图书馆,也是潍坊市图书馆的分馆,于2023年9月29日正式开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市民在这里停驻。
一座书屋,只是这座城市文化建设的一角,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遍布各式各样的书店、图书馆、城市书房等,它们共同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据悉,潍坊市坚持以深化县域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为抓手,以推进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有效整合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设施以及社会各类资源,进一步完善多类型文化场馆融合、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有效覆盖、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而随着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面貌正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书店、书房、书吧、书屋遍布的潍坊,阅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记者了解到,为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近年来,潍坊市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引导各地多元共建城乡书房、文化驿站等。
如果说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那么文化就是城市发展的名片。在潍坊,许多和文化相关、和书相关的品牌,正在不断涌现。数据显示,潍坊市已有超过50家各级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成开放、发挥服务效能,许多空间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如在寿光市,根据文圣仓颉、农圣贾思勰等历史文化名人,建设文圣书房、农圣书房、盐圣书房,并进一步融入乡土文化、非遗文化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型文化空间,吸引了无数阅读爱好者。
传播策
一个文明,一方世界
在潍坊,文化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体现,也是这座城市向世界展示的标志。
潍坊国际风筝会闻名全球,在当地,已经举行了41届,不仅把中国文化推广到全球,也为潍坊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资源。据介绍,潍坊已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6家、省级39家,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5个。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达到1800多个,潍坊风筝产量占全世界的85%。
此外,潍坊还举办了25届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10届中日韩博览会等众多的国际盛会。同时,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平台,与韩国、墨西哥等8个国家的创意城市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邀请他们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潍坊国际峰会。礼尚往来,潍坊方面也应邀赴韩国参加利川陶瓷节等活动。
多样的对外交流活动,将中国文化带向了更大的世界,2021年,潍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当选2024年“东亚文化之都”。
千年文脉,千年传承,位于山东这个文化传统繁荣之地,潍坊在现代化的历程中,正在爆发出更大的力量,让这座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不断成为创新的源泉。在文化领域,潍坊文旅就多次出圈,潍坊新青年音乐节、2023风筝音乐节、起浪音乐节、首届白浪绿洲荷花节暨露营音乐休闲文化节等,先后成为社会热点。
在经济领域,潍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优势明显,“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闻名全国。潍坊还被称之为“盛产隐形冠军的隐形城市”,而这些,与潍坊创新进取的城市特质、厚重的文化底蕴及优秀的文化传承息息相关。
潍坊市北海路通亭街立交桥。 巩建国 摄
数说潍坊
20亿元
全国第1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第1台微型计算机、第1台程控交换机都出自潍坊。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突破万亿。潍坊寿光年产蔬菜450万吨,销往北京、江苏、上海等省份以及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潍坊市风筝及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从业人员超10万人。潍坊拥有全球唯一的一条二甲双胍全产业链,产能达到近75亿片。
记者: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