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寻找学校文化之魂
学校的灵魂是什么?有人说是学校文化,有人说是学校气质,有人说是学校独特的个性。笔者认为,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追求,是融入师生血脉的文化印记,是师生脱口而出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的灵魂通常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和办学口号紧密相连。
为什么要寻找学校的文化之魂呢?首先,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学校文化之魂能够凝聚全体师生的共识,让大家清楚地知道学校的追求和努力方向,从而避免盲目发展和无所适从。其次,有助于塑造学校的独特品牌和形象,在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吸引优质的师资,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再次,能够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当师生认同并融入学校的文化之魂时,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学校文化之魂还有利于传承和创新。它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同时又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丰富,使学校保持活力和生命力。总之,良好的学校文化之魂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金陵中学附属小学是一所新建校,地处长江中间的江心洲上,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承载着丰富的长江文化。而江心洲又是一座现代化的生态科技岛,它充满了生态的因素和科技的成分。所以,在办学之初,笔者一直在思考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这所学校应该具有怎样的气质、怎样的文化,这个问题困扰了笔者很久。为了寻找新学校的文化之魂,我们大概经历了这样的寻找三部曲。
第一部曲:初始之曲,寻根问源。金陵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这所百年名校当中一定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找到了金陵中学的校歌,被“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这句话深深打动。“永为南国雄”就是那种敢为人先、勇争第一、永远走在前列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这是金陵中学的文化之魂。作为金陵中学附属小学,理应传承金陵中学“永为南国雄”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之魂。
我校地处长江之上,应当体现长江文化的特色。长江文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其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长江流域的人类活动历史久远,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和内涵。其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江文化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环境变化,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其三,人文精神丰富。长江文化蕴含着勇敢、勤劳、智慧、创新等人文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另外,学校位于生态科技岛,也应该体现生态和科技的元素。金陵中学文化、长江文化、生态科技文化都是这所新学校在提炼学校文化之魂当中必须思考的要义。
第二部曲:发展之曲,寻找灵魂。寻找和提炼新学校的办学灵魂,这个过程是艰苦的,是充满挑战的。一天在吃晚饭的时候,笔者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弄潮儿,新学校就应该让所有的师生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笔者的心灵。学校的文化之魂找到了!
“纲举目张”,笔者又围绕“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创作出了学校的校歌,发动了全校教师共同对校歌进行了探讨,最后形成了我们完整的校歌,把“弄潮儿”精神具体化。如果说金陵中学的校歌“永为南国雄”是学校的文化之魂,那么金中附小的校歌“我们是小小弄潮儿”就是这所新学校的文化之魂。
第三部曲:完善之曲,形成体系。当学校文化之魂确立之后,校长就应该整体来架构布局学校的文化体系。办学初始阶段,我们重点研究了3个篇章:第一篇章为“弄潮儿文化篇”,第二篇章为“弄潮儿课堂篇”,第三篇章为“弄潮儿风采篇”。
在“弄潮儿文化篇”,我们首先做的是有形文化的布置。在学校的接待室墙壁上,我们悬挂了请书法家撰写的金陵中学的校歌,凸显学校传承了金陵中学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在会议室的墙壁上,悬挂了请书法家撰写的“永争南国雄”5个大字,体现了学校“永争第一”的弄潮儿精神。我们把学校的图书馆命名为“弄潮书吧”,学校的戌院命名为“逐浪剧院”,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命名为“戏水心湾”……这样的“弄潮儿文化”在每一个专用教室里面流淌呈现。
在“弄潮儿课堂篇”,我们从金陵中学的校歌歌词“思如潮”当中,提炼了学校的“思如潮课堂”文化。“思如潮课堂”着眼于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由四大结构组成:前浪、中浪、高浪和后浪。前浪着重建构情境、发现问题,中浪体现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高浪凸显思维爬坡、冲浪挑战,后浪承载拓展延伸、分享成效。
在“弄潮儿风采篇”,我们分成了弄潮儿学生风采、弄潮儿教师风采、弄潮儿家长风采和弄潮儿学校风采这4个部分,定期将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当中的重要活动和事件向社会、家长推介。例如,我们创编了一套“弄潮儿冲浪操”,学生人人手持冲浪板,富有创意的冲浪、踏浪、搏浪、戏浪动作直观形象地表达了小小弄潮儿顽强拼搏、踏浪前行、勇争第一的弄潮儿精神,这套课间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许,展现了学校的文化和办学特色。
后续,我们将丰富弄潮儿课程文化、弄潮儿队伍文化、弄潮儿管理文化,在学校文化之魂的引领下,打造老百姓心中的优质校。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