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今日说法拔掉长城上的“刺”……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然而,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影响,长城渐渐失去了原貌……
赵北长城保护遇挑战
两千三百多年前,赵武灵王组织修建了赵北长城,这段长城东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进入包头,沿大青山和乌拉山南麓分布,向西进入巴彦淖尔。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文旅局局长王宾发现,赵北长城的保护面临着两大严重问题。一是两千三百多年的自然侵蚀使得长城本体一些地方面临垮塌风险;二是长城主体上矗立着由来已久的几十根通信线杆,就像长在长城身上的一根根刺,十分有碍风貌。
王宾他们一方面向上级申请专项修缮经费,一方面着手论证如何拔杆的问题。然而,拔杆工作困难重重,除了违建的主体不明确外,谁出钱拔以及怎么拔,这都是问题。
2019年,王宾被调到其他单位任职,无法再继续主持长城保护工作,心中留下了一份遗憾。2021年,在石拐区人大工作的王宾以人大代表建议的方式,向石拐区检察院移送了赵北长城公益损害线索。
协同各方,共护长城
查明石拐区境内赵北长城受损的事实后,2021年10月28日,石拐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石拐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积极履行长城遗址保护修缮工作,拆除违法建设的通信设施。
在收到检察建议后,文旅局加快了修缮工程进度。经过修缮,赵北长城本体变得坚固了。2021年12月14日,文旅局向检察院回复了保护工作情况。2021年12月25日,检察院调查发现,虽然文旅局保护了长城本体,但线杆没拔除。
检察官查明,当初这些线杆是石拐原邮政局栽的,而这家单位早就不存在了。其业务由当地联通、电信两家公司承继。包头市、石拐区两级检察院研判后认为,虽然原邮政局已撤销,但基于原邮政局业务主要由相关公司承继的事实,拆除违建的责任也仍由其继任者承担。
在检察机关协同下,2023年1月,包头市石拐区人民政府书面函告违法企业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2023年6月9日,石拐区文旅局责令相关通信公司于2023年7月底前从长城本体和保护范围内移除线杆,恢复景观原貌。经过反复释法明理,相关企业最终同意主动整改。
为解决线路走向问题,石拐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人大,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协同地方政府及通信、交通、河道管理等六家行政部门,召开十三次磋商会推进工作。最终,大家决定采取将通信线路掩埋在河道中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2023年6月30日,相关通信公司将五十六根通信线杆全部拆除完成,新的通信线路在整改中同步运行。
2023年7月11日,石拐区人民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物保护专家、长城巡护员,针对整改情况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员一致认为石拐区文旅局将排查出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石拐区人民检察院最终作出终结审查决定。在检察机关协同推进、几任文旅局长接力工作、相关行政机关联动下,石拐区赵北长城终于得到全面的保护。
磨石口关长城上的七根“刺”
在北京磨石口关长城上,也长了七根“刺”。文旅部门虽然意识到这严重损害了长城的本体,但是他们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又不足以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企业也有自身的困难。
面对重重困难,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属地政府联动履职。2024年4月18日,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就相关案件在磨石口关长城脚下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文物保护专家现场论证,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2024年5月21日,磨石口关长城上的七根线杆被全部拆除。
普法时间
问:随着文物保护法的修订,检察公益诉讼成为法定领域。您觉得这对于保护文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呢?
答:检察公益诉讼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公共利益,而文化遗产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部分。所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着眼于维护公共利益,这与文化遗产公共文化属性是相契合的。而且实践中,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迫切需要给予保护。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纳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是对公共利益维护的一个重要举措。具体的影响呢,第一个方面,明确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对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比较弱的地区是一个督促。第二个方面,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与其他的文物保护单位、团体、机构有所不同,它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所以,文物保护法纳入公益诉讼条款,提高了对于文物保护的水平,推动了检察机关与其他部门的联动,形成了系统性的保护格局。
问:除了对检察公益诉讼保护文物作出明确规定外,这一次文物保护法的修订还有哪些亮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