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yezi1699 文化 2024-11-12 4 0

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翻开九月的“文化月历”,话剧《北上》、民乐专场《爱尚国乐》等文艺演出,“振兴中的辽宁”“翰墨寄意”等展览展示,“对面朗读”“美育进校园”等讲座培训,各地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满满当当、精彩纷呈。

  各项活动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是最亮眼的元素。

  七十五载风雨兼程,七十五载春华秋实。人们的文化生活从匮乏单调变得丰富多彩,让今天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我省不断加快由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步伐,迎来文化建设繁荣发展的新时代、黄金期。

  文化艺术创作创新呈现新气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我省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培养造就人才队伍。在这个过程中,辽宁由文化“高原”向文化“高峰”迈进步伐愈发坚实,一批又一批带有标志性时代符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铭刻辽宁“文化指纹”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展现出辽宁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话剧《郭明义》《干字碑》、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花木兰》为代表的多台剧目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三年一届的省艺术节多年来推出200余部优秀作品,推动各门类艺术全面发展。

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新提升。“县县有公共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广场”,在我省,这个文化事业发展的标志性目标已经实现。如今,全省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并着手实施公共文体新空间行动计划,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每年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近万场,广场舞展演、“四季村晚”、读书节、送戏到基层等公益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回应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新需求新特点,我省大力推广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网上阅读、“按需点单”等海量文化资源实现共享。

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焕发新活力。辽宁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并形成鲜明的辽宁地域特色。守护好中华文脉,讲好辽宁故事,我始古研究和文明探源工程不断深化,革命文物保用结合成效显著,博物馆热再创新高,“让文物活起来”勇探新路。目前,全省共有公布名录的各类文物遗迹2411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6处,营口金牛山遗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72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740人。去年,我省公布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单,这些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通过盘活资源、培养人才、开拓市场,以各具特色的传承方式,演绎出不同的精彩。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境界。近年来,我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力把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致力于打造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旅游休闲需求的幸福产业、民生产业。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任务,我省持续推进“文旅+”“+文旅”,强化高质量产品和高品质服务供给,推动文旅产业不仅成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展示辽宁形象的重要窗口。今年5月,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现场签约30个重大文体旅项目,签约额达532亿元。国庆节假期,我势店商家预订率领跑全国,文旅市场继去年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后,再次全线飘红,“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辽宁文旅品牌叫响全国。

  革故鼎新,砥砺前行。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辽宁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以守正创新的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记者感言

  秋日暖阳里城市书房的安静一隅,欢快舞曲循环回荡的公园广场,推出新展便人潮涌动的文博场馆……有文化味道的品质生活,看得见、摸得着,不分雅俗、不论繁简。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应有之义。当前,我省文化建设又迎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个时代大课题、发展新任务。努力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提供更多优质文旅产品、激发更大创新创造活力,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使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