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绝非校长“私事”
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的作用不可忽视,也不可夸大。学校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由某个人或少数人能够单独塑造的。它需要在校长的引领下,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通过日常教育生活,逐渐积累、沉淀和升华。学校文化建设绝非校长的“私事”,校长虽然是学校的领导者,但无法独自塑造和维持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共性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高度区分性和独特性。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学校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洗礼。它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要通过师生长期的共同实践,才能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氛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校长的战略规划和领导力,更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
同时,一旦形成了稳定的文化氛围,如果不进行持续的维护和更新,就可能逐渐失去活力,甚至僵化。因此,学校需要建立一种动态的文化建设机制,定期对文化建设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这要求校长和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推动学校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实中,校长可能会更迭,但学校的文化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这就要求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仅依赖某一任校长,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和制度,确保学校历任校长带领师生经营具有持续性和传承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可以通过口号、标语等形式表达,也可以采用“上墙”等方式展现,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校文化入脑、入心、入行,真正引领师生。师生不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就很难理解、认同与践行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就容易成为纸上谈兵的口号。学校文化要与师生的教育生活深度结合,没有师生共同创造和经营,就没有学校文化的生动实践,学校文化也难以从理念变为现实,校长也难以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整体改进与实践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花架子。
校徽和校歌作为学校的形象标识,是学校文化的重要部分,要真正体现学校特点,就需要具有师生印记。校徽需要结合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校训、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进行设计,讲究设计元素、基本色和辅助色的协调搭配。校徽可以请美术教师团队为主力,设计出底稿,进而向学校师生和毕业校友征求意见,经过多轮修改形成终稿。此外,也可以尝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学校物件相结合。如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印章、中国红、剪纸等元素的使用,北京市通州区明远小学的历史物件明远楼的化用等,都体现了学校校徽设计的独特性。校歌要秉持宣扬什么就传唱什么的理念,把学校精神文化的诸多要素有组织地编排在歌曲中。校歌是学校精神文化入脑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师团队要通力合作,同时邀请全校师生共同填词、谱曲,形成适合儿童吟唱、具有学校气质的校歌。
校长带领师生共同经营学校文化,最好组建两个团队:大团队和小团队。大团队负责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由学校主要领导干部组成;小团队负责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落实。团队组建要遵循职责相近、智慧互补、需求匹配3个基本原则,具体实践文化建设应由副校长牵头,以职能部门为建设主体,依靠年级、学科组力量进行规划,形成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基层教师共同参与,老中青搭配,多学科组合的建设团队,并在组建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丰富思路和策略。
校长要向上争取支持,向下争取参与,形成上下一心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格局。学校文化建设是费钱、费力、费时的大项目、大工程。校长要积极争取上级行政部门支持,通过设立项目、专项拨款等形式支持学校文化建设。校长同时也要让离退休教师、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参与,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想法、做法和说法,推动学校文化被大家所了解、熟知、认同和践行。
校长要鼓励学校师生以多看、多听、多闻的方式,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由于不同学校所处的教育情境基本一致、组织架构基本同型、面对问题基本类似,其他学校的经验对于本学校文化建设也具有启智作用,可以作为启动本学校文化建设的“开关”。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教育智慧进行更新改造,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学校文化建设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容易见事而不见理,轻视专家指导和过分依赖专家指导都将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理想状态是鼓励师生做中学、成专家。校长需要充分明晰专家的具体作用,请教专家,但不能依赖专家,并努力培育学校自己的“专家”,使其最后甚至能指导其他同类学校的文化建设。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