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头条|守护江河文脉 唱响时代新歌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题:守护江河文脉 唱响时代新歌 新华社记者陈俊、苏晓洲、周楠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 长江、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大地上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中部地区依傍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中部地区江河文化探源不断深化、保护持续加强、传承推陈出新、文旅融合发展。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现代文明发展成果的江河文化绽放出时代新风采。
探寻阐释持续掀起热潮
历经一年多的闭馆升级后,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仰韶文化博物馆9月24日重新开馆,首次“露面”的两尊仰韶村遗址先民的复原塑像吸引了众人目光。 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李世伟介绍,为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和仰韶文化研究,去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公安部鉴定中心等单位,对仰韶村遗址先民开展面貌复原工作。 李世伟说,为获取精细数据,团队采集仰韶先民头骨定位点超过401万个,借助多学科手段,初步对仰韶时期和龙山时期先民面貌进行了相对准确和科学的复原,“此次复原,有助于公众更加深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特点,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中部各地,江河文化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工作持续开展,文化遗产价值探寻与阐释不断深入。 每逢节假日,位于湖北武汉黄陂区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人如织。展厅内,一座典型二里岗文化特征的宫殿模型分外醒目。 “盘龙城遗址证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在三千多年前就已高度交融,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经数千年文脉不断。近年来,关于盘龙城遗址的研究力度空前。”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说。 根据《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部各地深入研究江河文化内涵,厘清江河文化脉络。 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与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湖北省文旅厅与武汉大学共建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开展“人类起源”“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等专项调查与课题研究,与中南民族大学共建长江艺术研究院,面向社会发布60项重点课题,系统研究长江文化特质…… 中部各地依托丰富的文教资源,掀起了研究江河文化的热潮。
保护传承推动永续发展
一江碧水向东流,千年文脉贯古今。 长江之滨,江西九江因江而兴,因江而美。 漫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江面开阔,空气清新,滨江步道上游人如织,穿着汉服的游客边朗诵名篇《琵琶行》,边拍摄江畔美景。 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江市考察调研。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习近平登上琵琶亭远眺长江,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仅是展现长江自然美景与人文风貌的窗口,更是推动长江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的重要平台。 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九江的蝶变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九江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眼全链条推进水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溯源清源计划,对流域内的857个长江排污口、459个重点河湖排污口,实行“一口一策”分类整治,从源头扎紧排污“闸口”。 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他谆谆告诫:“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对长江、黄河文化的保护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近年来,中部各地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文物安全监管体系等方式,坚决守牢文化保护的安全底线。 在山西平陆县杜家庄段黄河岸边的石崖上,有一段680余米长的黄河古栈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栈道岩壁上的绳磨槽痕深浅不一,黄河船夫的号子声仿佛仍在耳畔。 为防止碎石脱落将古栈道掩埋或毁坏,近几年国家出资对此处栈道上的危岩体进行加固。目前工程已竣工,古栈道上方有专业防护网,新修的排水沟阻断了上方雨水对古栈道的冲刷。 文化只有在严格保护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在郑州商代古城墙的西南角外,曾是连片棚户区的背街小巷——阜民里,如今成为人们体味历史风韵与烟火人间的热门打卡地。 一边是古老厚重的商代夯土城墙,一边是国潮、时尚小店汇聚的创意街区。人们或在高高的城墙上眺望时尚的青春秀场,或坐在潮巷一角遥想3600多年前商都的模样。 “相较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形式,大遗址保护工作一直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说。 河南共有大遗址21处,数量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河南各地积极探索,逐渐蹚出一条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道路,使古老遗址焕发新生。
活化利用绽放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