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碧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yezi1699 文化 2024-11-09 11 0

潘碧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面对当今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意识形态碰撞,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从多维层次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塑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民族底色,新时代要持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认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坚持古为今用,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政在养民”“敬德保民”等民本思想滋养了人民至上的理念,“革故鼎新”等历史经验助推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万物并育”“天人合一”的观念筑牢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根基,“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理念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五千年弦歌不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浩荡江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的根脉,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精神资源。首先,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淬炼心系“国之大者”、为国履职的担当。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性人士,参与国是、履行职责,既要从文化传承中汲取精忠报国、经邦济世、修己安人的家国情怀,又要坚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和使命担当。其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植聚焦“民之盼者”、为民尽责的情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和活力源泉。自古以来,以民为本、安民富民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政协委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植民本情怀,化之于心、践之于行。最后,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能力。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鲜明风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体现了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和合之道,对新时代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意义重大。着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兴盛是国家兴盛、民族兴盛的重要标志。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践,吸收借鉴了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新时代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二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三要坚定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正确道路,大力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让中国故事更为生动、中国形象更加鲜活、中华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作为新时代的政协委员,还要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上双向发力,在文化强国建设上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一方面,要广泛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反映各界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新需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文化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围绕全国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最新趋势以及文化政策规划落实情况履职建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提出更有针对性、前瞻性、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坚持包容并蓄,在“第二个结合”基础上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面对当今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意识形态碰撞,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从多维层次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塑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首先,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要坚持自信自强走自己的路。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文化形态的形成掌舵领航、凝心聚力;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行稳致远;三要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自觉、文化自觉等层面实现独立自主。其次,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要发挥“第二个结合”的重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理想信念、美德及智慧,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丰厚的文化滋养和鲜明的民族标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是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必由路径。最后,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要开放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基础创造出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样态。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新时代文化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超越文明隔阂,在不断沟通和借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潘碧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作者:潘碧灵(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

  文字编辑:王慧峰

潘碧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新媒体编辑:洪琳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